首页
> 服务聚焦 > 产改试点

坚持“四链贯通” 彰显“四个优势”

发布日期:2021-06-30 17:29 浏览次数:

    有这么一句话:产业发展,人才先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与发展动力发生深刻转换,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动能不断增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供给和创新服务提出了新需求从我国新形势下产业创新发展的实践来看,产业的竞争力首先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强企战略是每个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首选“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培养未来人才”,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产教融合”培养未来人才,无疑是集聚人才、增强活力的重要一环。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威公司”)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使“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有机贯通,促进了新旧动能有效转换,从而把企业的文化优势、技术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

 

形式创新,做到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的有机统一

多年以来,随着企业生产经营业态的改变,企业职工队伍的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如何解决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缺乏这一痛点难点问题?这也是“产改”工作健康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适应这种变化,“产教融合”早就提上了“亚威”公司的议事日程。2018年6月初,“亚威”公司和江都技工学校联合申报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项目,并获得审批,由企业和学校组成培训工作组,对20名新徒工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理论实践一体培训,取得了理想的培训效果。可以说这次培训是在以前类似培训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探索和再深化。培训采用了“校企合作、工学一体、教师师傅=培训师”的模式,教师和师傅相互取长补短,互为补充,既解决了有些师傅技术保守不愿教的问题,又解决了产、教脱节以及教学方法单一、呆板,学员不愿学的问题,在近一年的“理实一体”培训过程中,培训组严格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开展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确保达到规定培训课时量。在经过严格的考核之后,20名参训人员均顺利取得中级工证书,合格率100%。

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亚威”公司采取的形式还包括:

订单培养模式。为加快技能型人才成长,满足企业快速发展对技工技能提升速度的迫切需要,公司先后同江都区职教集团、江都技工学校、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成立了订单班,截至目前为止,已培养技术人才400余人,其中50人已成为公司售后服务、技术工人等序列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新型学徒模式。不仅与江都技工学校实行的“理实一体”培训,还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合作,目前,现代学徒制“亚威实验班”正在推进过程中,学员数量30人,预计2022年毕业。

实训基地模式。多年来,公司一直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截至目前,公司已和相关院校合建功能齐全的实训基地20个,包括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扬州大学等,初步实现了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互用

双师工作模式。在多年来“产教融合”实践过程中,应合作院校的要求,公司先后派遣两名一线资深技师进入学校,担任学生实践课老师,指导订单班及其它相关专业班级学生学徒实践课和技能等级考试的授课工作,公司还派遣多名技术工程师担任合作院校相关专业的客座讲师。

在新的合作方式及新的教学计划安排下,对“产教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订单班学生入岗后必须做到与岗位技能要求和公司企业文化的无缝对接,真正成为适合企业创新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和具有职业化精神的人才。

 

明确目标,促进产教融合向“产、学、研”一体化方向发展

在由亚威制造向亚威“智”造发展的过程中,公司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需要量不断扩大,但此类岗位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亚威”公司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采取了多种措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质量完成。

强化需求引领。对接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对人才供给的迫切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服务工程师、装配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等岗位人才的培养,和相关院校联手,逐步建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体系。

二是主体作用企业是“产教融合”的主体,主体作用发挥的如何,直接影响到这项工作的效果。“亚威”公司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校中厂、厂中校”模式,实施双主体、双元制办学,公司发挥自身资金、资源优势走进学校,建立“校中厂”,推行企业真实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产业教授”等创新岗位。同时帮助学校部分解决资金困难问题,为学校改善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更多的参与合作院校的教育改革。

三是强协同创新。校企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从实践情况来看,效果喜人:在同东南大学建立研究生工作站以后,公司承担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的“钣金制造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集成系统项目”。经过校企双方合力攻关,圆满完成了任务。研发出多项钣金制造自动化生产线核心装备,填补了行业领域空白;冲剪复合机、机器人折弯、门板加工等自动化生产线,以及自主研发的用于汽车板材加工的数控飞摆剪切线、数控开卷落料线成套项目,技术达到了同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打破了此类产品国内市场被欧美公司垄断的格局;研制成功的数控多边折边单元被列入江苏省高端装备研制赶超工程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据统计,设站期间,“亚威”公司共获国家发明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18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牵头或参与制订国家标准5项。

综上所述,“产教”的深度融合,使得育人效应得到有效显现,教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校企文化得到有效融合。校企精准对接,打通产学研融合“壁垒”,充分发挥技工教育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有效补齐发展紧缺急需技能人才短板为亚威公司的生产经营和“产改”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支撑。今天的“亚威”公司创新优势、竞争优势明显:是中国锻压机床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产品数控化率100%,是国内领先的数字化、柔性化、自动化、智能化金属板材加工解决方案供应商在中国锻压机床行业稳居前三。先后被授予“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江苏省优秀企业”“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